昔稱崙埤子社,崙字代表山的意思,埤是指潭之意,是一座歷史不到九十年的泰雅族部落,村人的祖先原來住在桃園復興鄉大漢溪畔附近,因為地勢高冷、山多田少,才於民國初年,翻過桃園、宜蘭兩縣的分水嶺,來到最靠近宜蘭市的這處 蘭陽溪畔定居,此處泰雅語稱謂為[talah(紅土之意)]
隔著石門溪與三星鄉天送埤接鄰,原本是一處由閩南族群集居的聚落,由於行政區域重劃的考量,將原屬松羅村的牛鬥部落(泰雅族群)納入成為同一個社區,惟兩個聚落之間又夾有三星鄉圓山段聚落二分隔
在日據時期(約於明治末期、大正初期)即有住民在此一區域進行採集黃騰及冶煉鐵絲的作業,及至大正7年(民國7年)日人興建羅東森林鐵路載運木材(檜木),大正13年鐵路正式通車營運
「Skiqun」的稱呼源自日據時代,時日本人覺得此處四季分明,便用日語稱此地為 Skiqun。部落區分上、中、下部落來區分居住位置,部落的中心點為中部落(四季國小、活動中心區域),當地泰雅族人稱之為「Tayax(高處平台之意)」